患者,病人,血沉,疼痛,我的
提問: 類風濕關節炎怎么治?
●患者年齡:17
●患者性別:女
●詳細病情及咨詢目的:類風濕關節炎怎么治?以有2年臥床不起,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法?
●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
●目前一般情況:還是非常嚴重
●病史:2年
●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有過好轉 但持續時間不長
●輔助檢查:
医师解答: 這個可以在我們的網站里搜索啊。這里有治療類風濕的醫院啊。
類風濕病秋冬季將加重,要注意.
1.類風濕病因復雜,非一言能清.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找有經驗的專科醫生鑒別診斷.對癥治療.會有效果的.
2.中藥追風散治療見效快,標本兼治,療效穩定.三天見效.
3.抓緊治療,不可放松.請提問.咨詢.
祝早日康復!
最好中藥治療,你可以把你詳細情況發過來
治療類風濕不能是傳統的消脹止痛,活血化瘀,而是要清除體內抗核抗體和類風濕因子,控制骨關節變形修復破壞骨關節功能,這樣才能徹底治愈不在復發.
目前來說.通過中醫治療類風濕是最好的選擇..西醫用些激素類藥物.來維持.服藥時間長了.還會傷害到肝腎等其他正常的臟腑器官
風濕病中醫稱為"痹癥"或"痹病".是營衛失調.感受風寒濕熱之邪.合而為病;或日久正虛.內生痰濁.淤血.毒熱.正邪相搏.使經絡肌膚血脈筋骨甚至臟腑的氣血痹阻.失于濡養.而出現的以肢體關節肌肉疼痛腫脹酸楚麻木著重變形僵直及活動受限等癥狀為特征.甚至累計臟腑的一類疾病總稱.
風濕.類風濕.關節炎.肌萎縮.肌無力.目前西醫沒有好的方法來治療.現在西醫通過抗生素來暫時減緩病情的發展.而且副作用非常大.治療時間長就會損害到其他的臟腑器官.使患者老病沒治愈.又添新病....
中醫在治療風濕類疾病方面有著幾千年的經驗積累.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辨證論治.施以中藥針灸外敷按摩等等治療手段來治療.使患者在生活質量方面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且中醫治療還沒有毒副作用.沒有依賴性..
總之----風濕.骨肌病.最好的治療途徑就是利用中醫來治療.
希望我的答復對你幫助
祝你早日康復
不明白可以點擊咨詢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多發性慢性骨節疾患,患者多為青壯年人,其臨床主要表現為:早期多余走性的關節腫痛和功能障礙;晚期則出現關節僵直畸形,骨質改變和骨骼肌肉萎縮而喪失勞力;其病變主要在與關節局部組織,如骨質、軟骨、滑膜及其韌帶肌腱等,但亦可累及與全身其他部位,故屬于一種慢性全身較頑固的病變。目前對其發病機制尚未十分明確,因而現代醫學而治療上也比較困難。在祖國醫學里雖無此病名,但有‘歷節風'、‘白虎歷節'、‘痛風'、‘頑痹'等類似此病的記載,范歐陽根據祖國醫學的‘骨痹'骨者腎主之治療以補腎為主泌濾風濕為其治療根本。‘頑痹'之說為治病之艱難,但治愈是有把握的。你可查看我的醫生信息了解類風濕的治療方法
類風濕關節炎至今尚無特效療法,仍停留于對炎癥及后遺癥的治療,采取綜合治療,多數患者均能得到一定的療效。現行治療的目的在于:①控制關節及其它組織的炎癥,緩解癥狀;②保持關節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復受損關節以減輕疼痛和恢復功能。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食同源”,所以自古就有利用食物防治疾病的方法,簡稱為“食療”。食療具有方便、可長期服用而無副作用的特點,特別適用于慢性病變。藥膳食療也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一種方法,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辯證施食。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選用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其次,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不宜服用于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強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的病人及陰虛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糖類及脂肪也要少用,而脂類食物多粘膩,可使血脂膽固醇升高,造成心臟、大腦的血管硬化,并且對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損害。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食鹽用量也應比正常人少,因為鹽攝入過多會造成鈉鹽潴留。
1)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同類型的患者,其飲食宜忌也各不相同,以下逐一給予闡述:
1.風熱型和濕熱型
風熱型主要癥狀為關節游走性疼痛,發熱,咽痛,便秘,小便搜赤,苔厚,舌紅,脈數或弦數,血沉也明顯增快;而濕熱型的病人可出現低熱、胸悶、納差、關節腫痛有積液、舌質紅、苔白膩、脈滑數、血沉增快等表現。出現這些癥狀的病人應該多選用寒涼的飲食,如米仁粥、綠豆、生梨、豆卷、菊花菜、蘆根等,可以協助清除內熱;而不應食用溫熱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為吃這些會傷陰助火,加重癥狀。
2.寒濕型
主要表現為關節腫痛或有積液,納差,大便搪薄,小便清長,畏寒,舌淡苔白膩,脈濡,血沉也增快。此類的患者應選用一些溫熱性的食物,如豬、牛、羊骨頭煮湯,及姜、桂皮、木瓜、藥酒等。
3.肝腎兩虛型
患者可表現為關節疼痛畸形,肌肉萎縮,筋腱拘攣,畏寒,消瘦,面色無華,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而血沉多不增速,或接近正常。此型患者可以多食一些補益的食品,如甲魚肉、雞肉、鴨肉、鵝肉、豬肉、牛肉、羊骨髓、胡桃、桂圓、芝麻等。
另外,關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飲酒問題,也應根據病情辨證對待。因為酒性辛熱,助陽生火,能祛散寒邪,所以一般若患者伴有寒濕的表現時,可飲用一些藥酒類的酒劑。而伴有濕熱之象的患者,則不適宜于飲酒,因為酒熱傷肝,酒濕傷脾,如再浸入附子、肉桂、細辛一類的熱藥,會加重內熱和腫痛。此類病人如欲服藥酒,可選擇清涼性的藥物浸入酒中,使藥酒性質偏涼。對于一些不會飲酒的病人,可以稀釋或加入調料調味后飲用。
2)以下介紹幾則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藥膳偏方:
1.取干辣椒末30克,生姜120克,大蔥150克,燒酒250毫升。將蔥、姜搗爛如泥,再入辣椒末與酒,和勻后敷于疼痛部位,直至皮膚發紅有燒灼感為止。在同一部位一般用1--2次。
2.用鐵板1塊,燒熱,用厚毛巾包好,灑上米醋。待毛巾冒出蒸汽時,趁熱敷患處。每日2--3次。注意防止燙傷。
3.取蒲公英根適量。搗爛,裝瓶至一半,加滿燒酒,放置10天后可用。每早服1次,每次15--20毫升。
4.用茄根24克,枸杞子15克,當歸、松節、人參、鱉甲、龍骨、牛膝、羌活、蠶砂、獨活、防風各6克。共為粗末,用高粱酒500毫升浸泡2周,去渣。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
5.取桂皮、牛膝、烏藥各15克,松針一把,加180毫升燒酒,泡1周以上。每次服半酒盅,久服有效。
6.用生半夏、生南星、生川烏、生草烏各30克。加入50%酒精500毫升浸泡,2周后用之搽患處,每日數次。
7.取穿山甲、全蝎、當歸、僵蠶、麻黃、桂枝、牛膝、木瓜、杜仲各6克,川斷、紅花各10克,甘草3克。取烏雞一只去內臟,將上藥放雞腹中,入鍋內煮熟,食肉喝湯。
8.用桑枝500克,海風藤、絡石藤各200克,豨薟草10克,海桐皮、忍冬藤各60克。共研細末,用紗布包好,加水煎煮,過濾去渣,乘熱洗患處,每日1次,每次1小時,7--10天為一療程。
9.取馬錢子30克,地鱉蟲、地龍、全蝎各3克,朱砂0.3克。先將馬錢子用土炒至膨脹,再入香油炸至有響爆之聲,外觀呈棕黃色,切開呈紫藥色時取出,與地龍、地鱉蟲、全蝎共研細末,后入朱砂,制成蜜丸40粒。睡前用糖水送服1粒。。
10.用木瓜、防己、防風、紅花各30克,生地、威靈仙、當歸、土茯苓各60克。泡入酒中,3周后取濾液。另用白花蛇1條、蘄蛇3條、烏梢蛇3條,泡酒3周后取濾液。兩種濾液混合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3次。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偏方1:食鹽一斤,小茴香125克(用瓷罐炒熟) 加食鹽炒熱用布袋包好敷于疼痛處,涼了再熱,持續兩天,期間不能停止(不要燙傷皮膚為度) 兩天后見效
偏方2:朝天辣十個,蘿卜一個(250克左右)打爛和勻煨熱敷于疼痛處(適用于能忍痛者)
以上兩方只能用一次,一次見效!
- Mar 07 Mon 2011 15:27
類風濕關節炎怎么治?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